李保存,艺名李宝存。1948年10月出生于中国天津蓟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乌鲁木齐市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水彩画、油画、中国画。
1989、1994、2002、2010、2013、2016、2017年分别举办个人画展,得到一致好评。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全国,省市级美展并获奖。数百幅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山东、新疆、香港的许多报、刊均以专版或专题介绍其绘画风格和作品。百余幅作品被美术馆,各类机构和国内外人士收藏。艺术传略被载入数十部艺术名人词典和辞著。编著《新疆中学美术教材》。
2003、2004、2010年新疆电视台分别三次做《彩笔溢心香---画家李保存》;《李保存的水彩艺术》;《用笔墨燃烧真情的画家》专题片予以宣传报道。
几十年来始终坚持:坚守作品力求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情写画,使作品真诚地面对受众;坚守一个艺术家的良心,为艺术负责,为社会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坚守让艺术内在的美去感染观众。正如日本名古屋国际美术馆馆长山本荣次先生看了作品后评价:“作品让人有种直接亲近感,无论哪幅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具有一种豪爽流畅的美丽感。”
从融情于象到视觉乐曲的营造论李保存艺术创作的走向
李开荣(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20049)
李保存在胡杨林写生
李保存是一位醉心于西部大地的“画痴”。数十年来,他扎根西部沃土,经年累月,“痴心”不改,始终用手中的画笔尽情抒写着他的西部情怀,创作出大量西部风光与人物画佳作,令同行刮目相看。他不仅创作勤奋努力,而且富有创造精神,虽年逾花甲,但在审美创造的道路上,始终激情满怀。他是一个永远都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总是在奋力突破自我,不断向新的境界迈进。下面就让我们沿着他的创作轨迹,进入他的创作世界,去探讨一下他的创作走向及其动力所在。
一、创作风貌及其演变特点
独特的创作风貌,是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或艺术个性的体现,鲜明的艺术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同时,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不是一辈子就呈现一种创作风貌,他总是努力超越自我,营造出新的创作风貌,达到新的境界。李保存的创作历程。
图1胡杨之光
图2晚秋
图3无
图4醉秋
图5天山脚下
图6无题
从艺术风格来看,李保存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具象造型的(图1、2),二是具象因素与抽象因素融合造型的(图3、4、5),三是抽象造型的(图6)。这三种类型,体现出三种创作风貌,而这三种创作风貌的演化,又体现出李保存艺术探索的进程。新世纪之前,他的创作主要是第一类。进入新世纪之后,开始由国画写意手法逐渐融入抽象因素,并发展到当下以抽象因素为主的创作。
他的这一创作走向,有着明显的从融情于象到视觉乐曲营造的轨迹。也就是从现实物象的描绘转向形式因素构成的特有氛围和意味的营造,从形而下转向形而上。
(一)借物象描绘抒发西域情怀
这类作品即其象绘画,主要创作于新世纪之前。
图7帕米尔雄鹰
图8桦林深处
图9忧思
借物抒怀,是中国古典诗词和文人画的鲜明特色。李保存有意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的具象绘画,无论风景描绘还是人物刻画都是如此。他深知绘画需要技术,但技术要为抒发情怀服务,他反对照片式的描绘,认为那不是真正的艺术。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触景生情、缘情而作的。如《帕米尔雄鹰》(图7)的创作,是在塔什库尔干写生时看到塔吉克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仍旧乐观豁达、刚毅不屈,心绪久久难平的情状中完成的。画面的前景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塔吉克老人的形象,背景是傲然耸立的慕士塔格峰,两只雄鹰翱翔于蔚蓝的天空中。在这里,山的耸立,鹰的高翔,都形成对人的坚毅神情烘托。《桦林深处》(图8),作于阿勒泰写生之后。在山林写生中,他被挺拔的青松映衬下桦树的婀娜、洁白所打动,觉得白桦树简直就像纯洁的少女,可爱至极。这幅作品中亭亭玉立的白桦林与林间悠然觅食休憩的牛群所形成的优雅、静谧、温馨的氛围,正是画家在创作时那种深切感触的自然流露。同样,《忧思》(图9)的创作,也是在南疆写生的有感而发。当他在南疆大地看到成片的胡杨因干旱而死亡,他痛心了,强烈地意识到生态不能在如此恶化下去,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画中那坐在胡杨树下神情忧思的维吾尔老人,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忧思的象征,也是画家忧思心声的写照。像这样有感而发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是数不胜数。美学大家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1]诗词如此,绘画亦然。李保存的绘画创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二) 用抽象语汇谱写心灵乐曲
这类作品由新世纪以来在创作中融入抽象因素发展而来,主要创作于当下。
李保存的抽象造型绘画创作,在借鉴中外著名艺术家创作范式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视觉图式。他曾认真研究过莫奈、康定斯基、吴冠中等名家的作品,非常佩服莫亲《睡莲》系列那迷人的色彩表现。他的这类画作更多体现着康定斯基“抒情抽象”的倾向,即通过点线面形色等美术语言的有意组合调配,形成形与色的旋律,来冲击观者的视知觉系统,撞击观者的心灵,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形成一种可视音乐的效果。这种形式组合形成的画面,就是克莱夫·贝尔所说的能够打动观者审美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2]。其中也可看出吴冠中先生抽象因素构成绘画对他的影响(图10)。在这类作品的创作中,他非常注重构图和色彩的运用,借助形式意味很强的构图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组合,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图10鸟瞰胡杨林
二、审美追求之动力所在
李保存这种审美追求及其表现的动力何在?一是强烈情感表达需要的促使,二是自身丰厚才艺具备了这种表现的基础,三是对艺术境界的不断追求使然。
《轻柔的风》
《新疆之春》
《静》
(一)怎一个情字了得
“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画面感人的引力。艺术家与常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情感丰富,善于抒情。
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个千古传诵的名言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意思是她的遭遇不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借用这句名言,我们说李保存的艺术创作是“这画幅,怎一个情字了得”,是说他的有着抒发不完的激情。
追求诗情画意是李保存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他充分调动美术语言的表现力,借助物象抒情,运用色彩抒情,经营意境抒情,形式构成抒情,可以说他是一位视觉”抒情诗“的营造者与吟诵者。尽管他先前的具象绘画象中融情,但他还是觉得不能尽抒胸臆,便开始抛开实景描绘而进入意象造型,意象造型还是不能尽兴。便又融入抽象因素,以至完全抽象造型。他是在借抽象造型来形而上的表现。描绘无象之大象,表达象外之深情。
《交河岁月》
李保存之所以有这样抒发不尽的激情,来自他对新疆壮丽山河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挚爱。他虽生于天津蓟县,但童年便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新疆,是在新疆成长发展起来的美术家。新疆大地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引发了他创作的冲动,启迪的他创作的灵感,他的创作题材绝大部分都是对新疆自然风光与社会人生的表现,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都洋溢着浓郁的西部气息,渗透着真挚的西部情怀。正是出于对新疆大地的热爱,他在创作中总是调动一切艺术语汇,创造唯美画面,不仅将青松桦林的美表现得令人心动,就是沙漠戈壁也画得色彩斑斓,让人神往。这种超越自然本身的主观色彩的运用,本身就是“情”字的驱使。正如舒春光因一个“情”字将荒凉凄清的雅丹地貌画得富有韵律之美,李保存笔下的新疆风光主观抒情色彩的运用。也是缘于一个“情”字。
《悠》
《凯旋门》
《莲》
(二)广吸营养才艺丰厚
苏东坡曾提出过两个重要的美术创作观点,一是“胸有成竹”,一是“心手相应”。[4]“胸有成竹”就构思而言,是说艺术家在动笔之前,对表现对象心中要有完整的意象。古人所谓“意在笔先”之“意”,即为此意。“心手相应”就传达而言,是说艺术家手上要有过硬功夫,能准确地将内心意象变为作品形象。一个艺术家要想具备“胸有成竹”与“心手相应”的素养,除了要有一定的天赋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勤奋学习。
在养成艺术素养的过程中,李保存是下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功夫。因为他原本并非科班出身,1974年成为中学美术老师之后,才正式步入专业美术工作者的行当。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不误人子弟,他以超乎寻常的精神开始恶补美术知识,从美术理论到绘制技法。从对景写生到艺术创作,进行广泛学习与实践。为了艺术,他往往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挥笔不止,被同事称为“画痴”,老伴戏说家是他的宾馆,画室才是他的家。与此同时。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名家学习请教,包括像吴冠中、蒋淑均、关维兴、孙滋溪、全山石、吴奇峰、张怀、刘南生、潘丁丁、于文雅、武永年、刘爱民等诸多区内外知名的老师。
《秋韵》
他特别推崇吴冠中先生,包括为人处世、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编写新疆中小学美术教材期间,有幸与吴冠中先生取得联系,便“将部分水彩作品拍成较大的照片寄给先生,请先生指教。”[5]2008年5月,他又趁去北京搞新疆与北京两地水彩画作品互动展之机,登门拜访吴冠中先生,当面聆听教诲。和新疆许多前辈美术家一样,李保存非常注重外出写生,从而师法自然,感悟人生。多年来,他利用寒暑假走遍了天山南北的戈壁大漠、牧场乡村、崇山峻岭、河流湖泊。东到奇台、木垒、巴里坤,西到伊犁大草原。南至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北至阿勒泰的喀纳斯。塔里木河、伊犁河、布尔津河的河岸留下了他采风的脚印,天池、赛里木湖、喀纳斯湖的湖畔都有他写生的景点。无论是面对桦林深处的美景、沙漠腹地的胡杨,还是进入雪域高原的人家,他都打开速写本,画下自己融入所感的所见。就是在照相机风行天下的今天,他也没有停止自己写生的画笔。
多方学习,广收博取,促进了他的才艺迅速增长。
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广收博取的欲望,使他不满足在一个画种中探求,水彩画、国画、油画、工艺美术等他都有所涉猎,以此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创作路径,从而收获了多才多艺。
《山在云水间》
《花头巾》
《溪水欢歌》
(三)胸中有境界眼界自高远
苏东坡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6]原本是说胸中有学养,气质自然高华。我们借用这句诗,也可以说“胸有境界眼自高”。但凡一个成大事的人,都是具有高远的眼界,然而高远的眼界,来自胸中高远的境界。这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而是具有充分的自信和高远的奋斗目标。李保存的成功,就是与他胸中的境界和高远的眼光密切相关。
对美术事业的热爱,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对自我的不满足,是构成李保存特有的胸襟与眼界的基础。
李保存是从一个普通中学美术老师走向美术名家领域的。长期以来,他一是不满足于已有知识结构,除奋力自修外,抓住一切机会向名家请教和进高等学府深造;二是不满足于仅仅做好教学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进行写生与创作;三是不满足于已有创作成就,把已有成就当成新的起点,不断努力向更高的境界攀登。
正是这种不满足,促成了他艺术天地的不断开拓。
从绘画体裁选择来看,他主攻水彩,兼善国画、油画,早年还曾倾心于剪纸艺术。为此有人称他为“杂家”,他却对此颇为自豪,认为国内外许多大家都是杂家,毕加索如此,吴冠中亦如此。他说:“杂家,我理解应该是一个艺术家能力的象征。”①当然,我们不能以专与杂论英雄,关键在于能否出精品。正如前新疆美协主席吴奇峰所言,李保存做到了“杂而精”。②从绘画风格演变来看,他从具象造型到融入抽象因素,再到完全抽象,在不断地探索中向前奋进。他深知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也深知艺无止境,总是让自己处在求新求变的征程。尽管他现已处在年逾花甲与迈向古稀之间,但身上那股艺术的青春活力不仅不减当年,而且还有强化之势。
《禾木秋色》
《塔吉克姑娘》
《大漠魂》
正因为李保存有着如此的艺术追求精神,他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丰硕成果,并且赢得了美术界和社会的关注。新疆电视台曾以《彩笔溢心香一一画家李保存》《李保存的水彩艺术》《用笔墨燃烧真情的画家》为题2003年、2004年、2010年先后三次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而且评价甚高。同时《中华艺术大家》给他出了专辑,《新疆都市报》以《用画笔传递温暖》为题对他进行了整版专访报道,《中华画报》等多家刊物对他进行了简介与作品刊登。他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乌鲁木齐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李保存现在正处在他艺术征程的黄金期。照目前的创作势头发展下去。李保存未来的艺术创作必将焕发出新的更加耀眼的异彩。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经历。但其成功都离不开勤奋与创造。勤奋让李保存的艺术功力日见老道,创造让李保存的作品今非昔比,更上层楼。从融情于象向视觉乐曲的营造迈进这一艺术走向.正是李保存勤奋精神与旺盛创造力的有力见证。
《风骨》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A].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385.
[2][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李清照,声声慢[A].胡云翼选注.宋词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78.
[4]苏轼.贫笃谷偃竹记[A].陈霞村,阎凤梧.唐宋八大家选译注[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187~188.
[5]李保存,我心中的吴冠中老师[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2):33.
[6]苏轼.和萤传留别[EB/ OL].http: / /baik . baidu/,(2009-12-08)[2013--12--28].
[7]李保存.在新疆大地上“布势”作画[J]。中华艺术大家,2007(1).f8]代海,神秘瑰丽的西域五彩斑斓的画卷一-记西域风情画家李保存
[J].中华艺术大家,2007(1).
[9]陈文秀.用画笔传递温暖[N].新疆都市报,2013,7,30(B02).
[10][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文章来源: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12-001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